如何阅读一本书
本文为 《如何阅读一本书》 的读书笔记
什么是阅读的层次?为什么要区分阅读的层次?
阅读是指以增进理解力为目的的读书,不是仅仅了解资讯或娱乐。
需要主动阅读和思考才能有所得,分为四个层次的阅读:
- 基础阅读:认识字,懂得字面意思。典型问题:这个句子在说什么?
- 检视阅读:系统化略读。典型问题:这是一本什么书,在谈什么?
- 分析阅读:全盘、完整的阅读。本书重点介绍。
- 主题阅读:最高层次的阅读,复杂和系统阅读,或者叫对比阅读。
层次低的阅读是层次高的前提,必经阶段。
基础阅读、检视阅读分别是什么?
- 基础阅读:通常是小学阶段可完成,对句子意思的理解,可以理解简单读物。
- 检视阅读:分为两种,
- 系统略读:书名、序、目录、索引、简介、主要论点。
- 粗浅阅读:从头到尾快速读一遍,遇到困难跳过。
有自我要求的读者应该是什么样的?
一个阅读者的基本责任,要能回答4个基本问题:
- 这本书到底在谈什么?
- 作者细说了什么?是怎么说的?
- 这本书的说得有道理吗?是全部有道理,还是部分有道理?
- 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?
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自己?
做笔记,写下来
结构笔记:记录检视阅读要回答的问题
-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?
- 整本书在谈什么?
- 作者用什么架构来阐述他的观点?
概念笔记:记录主题阅读对同一概念的不同论述
分析阅读又是什么,如何做?
一、找出一本书在谈什么
依照书本的种类和主题做分类,如虚构类还是论述类?理论性还是实用性的?
简短几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。
按照顺序和关系,将重要篇章列出,各部分的纲要也一一列出。
找出作者提出的或者想解决的问题。
二、诠释一本书的内容
找出书中重要的关键字,确认这些关键字在书中的准确含义。
圈出书中重要的关键句子,找出其中的主旨。
从重要句子的关联中,设法架构出本书的基本论述。
找出作者已经解决哪些问题,还有哪些未解决的或者提出哪些新的问题。
三、像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
在对书进行评论前,确保已了解大纲架构,也能诠释整本书。
当你不同意作者观点时,也要理性表达,不要无理辩驳或争论。
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,在作出任何评判之前,都要找出理论基础。
评判观点的标准:
- 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;
- 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;
- 证明作者论述不合逻辑;
- 证明作者的分析和理由是不完整的。
为什么阅读不同读物要区分不同的方法?
上面分析阅读的通用性规则,适用于论述性作品,不适用于诗歌、戏剧和小说等。
但前面的4个基本问题适用于所有作品。
实用性的书分为说明规则和阐述形成规则的原理两种,着重回答2个问题:
作者的目的是什么?
他建议用什么方法达到这个目的?
想象文学阐述经验本身,不是为了传达知识
不要抗拒想象文学带给你的影响力。
不要去找共识、主旨或论述。
不要用适用于传递知识的,与真理一样的标准来批评小说。
适用的规则:
- 必须将想象文学分类,小说、戏剧、诗歌、散文?
- 抓住整本书的大意,主要情节。
- 能发现整本书各个部分是如何架构起来的。
阅读想象文学,回答完成前三个问题即尽到读者责任。
历史是不是事实的历史,是记录的历史
没有人能反驳你的时候,你可能会掩盖事实,或夸大事实,这是无可避免的事。
阅读要点:
对感兴趣的事件或时期,阅读一种以上的历史书。
不只关注史实,更要关注历史对后世的影响。
对于传记:
作者的目地是什么?所谓的真实包含哪些条件?
当前的书、事件新闻:
- 作者想要证明什么?
- 他想要说服谁?
- 他具有特殊知识是什么?
- 他使用的特殊语言是什么?
- 他真的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吗?
数学与科学:透过怀疑的训练,而释放出一个自由开放的心灵
数学其实是一种语言,可以像学习自己的语言一样学习它。
哲学书:哲学就是一种思考,别无他物
每个人必须为自己回答哲学问题,判断什么成立,什么不成立,要有理论根据。
社会科学
社会科学作品是混杂的,包含人类学、经济学、政治学、社会学、心理学等等学科,需要用上主题阅读。
阅读的最终目标是什么?--主题阅读
一、观察研究范围:主题阅读准备阶段
针对要研究的主题,列出一份书目;可以参考图书馆目录、专家建议与书中的书目索引。
检视阅读这份书目上所有的书,确定哪些与主题有关,并就主题建立清晰的概念。
二、主题阅读:阅读第一阶段收集到的书籍
在多本书中找到主题相关的章节
跟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,所有作者怎么用这套词汇来诠释。
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,列出一连串的问题,所有作者提供了什么样的回答。
界定主要和次要议题,将作者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列到议题之旁。
分析讨论,把问题与议题按顺序排列,以求突出主题。
好的阅读,也就是主动的阅读,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,也不只是对我们的工作或事业有帮助,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。